基层交流园地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专题学习研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10月29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会,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旁听学习会。党委书记高锦宏主持学习会。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学习会召开前,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层面深入思政课课堂听课,全面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情况,自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及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相关文件精神,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高锦宏领学

学习会上,高锦宏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思政课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讲话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转化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推动形成全校上下重视支持思政课、教师认真教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新局面,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他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重大意义的阐述,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按照“六要”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按照 “八个相统一”原则,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按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要求,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彭红领学

党委副书记彭红领学了202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她指出,《意见》强调了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四个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六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提出了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和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她强调,要提高站位、统筹谋划、营造良好生态,切实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要立足理论研究,打造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高地,以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统筹规划、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选拔使用、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把相关政策机制落实、落小、落细,打造队伍协同、教研协同、评价协同、督查协同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和育人机制的无缝衔接,协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房宏婷作专题报告。她系统梳理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情况、建设情况,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她指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部署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持续打造思政“金课”,建设思政课“最美课堂”,推动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出版传媒行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提升教学针对性与亲和力,坚持实践育人,增强教学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她强调,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持续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监督、评价与反馈。

房宏婷作专题报告、高杨文交流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杨文、教务处处长刘益、人事处处长杜明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廖小波、阿列夫,学生代表杨宇婷分别围绕学习贯彻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文件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等分别做重点交流发言。

高杨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唯教材、唯讲授、唯课件、唯理论”现象,指出,要明确管理要求,解决课堂宽松软的问题;制定备课计划,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开展全员听课,解决教师个性化的问题;加强全员培训,解决教师共性的问题,破除思政课教学“四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刘益、杜明芳交流发言

刘益结合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出思考建议。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强化课程设计,坚持集体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做到“四备”,即,“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备作业”,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所强调的“八个相统一”;要以考研率、四级一次通过率为助手,加大基础课程建设,加大基层教研室教学活动组织;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杜明芳结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思考建议。他指出,要依据“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以专职为主,探索相关学科优秀教师、党政优秀管理干部、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育、相关学科专家补充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机制和办法;要以培育一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目标、以举办骨干教师研究班、实施好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外考察调研为途径,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要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切实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优秀思政课教师表彰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廖小波、阿列夫、杨宇婷交流发言

廖小波聚焦思政课教学“精准”目标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精准思政”理念,注重教学设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需求,“专业定制”思政课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专业融入,课堂教学精准施策;要加强“专业定制”教学的保障机制,各部门、各学院紧密配合,协同推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让思政课“铸魂”功能切实落到实处。

阿列夫作为新入职的思政课专业教师谈了收获体会。他谈到,在一年多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充分认识、深刻理解了思政课关键课程的重大作用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思政课教师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用信仰的力量感染学生,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贴近学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培根铸魂。

学生代表、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19级本科生杨宇婷从学习思政课的收获和体会做了交流发言。她谈到,通过学习思政课,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四个自信”,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明辨是非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坚定信念信仰,增强能力素养,接过“接力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跑出好成绩。

田忠利、赵盛伟交流发言

与会领导围绕学习主题踊跃交流发言。副校长田忠利指出,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进一步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面向新时代新形势,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课程”地位,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根本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丰富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夯实人才培养政治思想根基。

党委副书记赵盛伟指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按照教育部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在师资队伍配备、学科建设、课程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进一步建设过程中,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教育部、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学校相关工作要求,对标对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合力协同,推动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培养新时代中国出版传媒人才。

王关义、张养志交流发言

副校长王关义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近代中国史、建国史、改革开放史,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用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典型做好学生正面价值引领,讲好出版传媒行业故事,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长助理张养志指出,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位,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建设,找准差距,结合出版传媒行业特点,深入理论研究,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全力做好《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方案》的落实,打造思政“金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高锦宏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学习既是专题理论学习会,也是深入的工作交流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研讨,总结了经验,查找了问题,明确了思路,增强了自信。就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他强调了四点意见和要求。一是学深悟透,提高站位。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北京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关讲话、会议、文件精神,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出版传媒行业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重要作用。二是对标对表,提高水平。要对照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对照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标准,审视学校建设马院的政策、机制、体制等,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谋划做好马院的顶层设计,以北京市重点建设马院取得实质性、标志性突破,带动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的双提升。三是抓实抓细,提高质量。继续贯彻落实学校《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切实履行职责,把方案提出的各项举措抓实抓细,让师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火起来、效果好起来,进一步推动方案在课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是同向同行,提高实效。强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课程思政、学生工作、党建工作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出版传媒人才。

TOP